峡边山寺

朝代:宋朝|作者:汪元量|
寺近阴崖多雾雨,峡边灵窦忽风雷。
松间白足攜诗板,石上苍头把酒杯。

猜您喜欢

  • 1.《登崖州城作唐朝·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 2.《红楼梦十二曲——恨无常清朝·曹雪芹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 3.《閒居·其十明朝·王邦畿苟且安居止,依林屋一间。竹镫寒有燄,松径夜无关。身贱神明贵,家贫梦寐閒。明朝践朋约,策杖过前山。
  • 4.《题李西杰水竹居宋朝·刘章(微之)在昔香山老,水友而竹师。心虚是师道,性静友亦宜。孰谓物理妙,乃为高贤资。佳哉陇西子,结屋溪之湄。溪上亦何有,有竹如在淇。涓涓峙寒碧,澄澄烛须眉。微风一披拂,杂佩...
  • 5.《游方山寺明朝·沈守正错趾高于顶,千盘入寺幽。潭腥疑有物,树古且当休。怪石蹲如虎,山僧跳似猴。荒凉半亩地,游幸未经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亦自号水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