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飞放

朝代:宋朝|作者:汪元量|
天子出猎山之东,臂鹰健卒豪且雄。
我欲从之出云中,坐看万马如游龙。

猜您喜欢

  • 1.《绝句元朝·王庭筠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 2.《倘秀才元朝·曾瑞卿看一望琼瑶月色。似万盏琉璃世界。则见那千朵金莲五夜开。笙歌归院落。灯火映楼台。把梳妆再改。
  • 3.《题圭上人山舍元朝·无愠红叶填松径,清溪绕竹林。西风双鬓老,落日半窗阴。坏衲偏宜厚,幽居不厌深。竺仙遗偈在,展卷且高吟。
  • 4.《啸台晚眺明朝·沈本初高台淩日暮,幽怀一何閒。凭阑纵遐眺,员峤如可攀。双凫下澄沼,一鸟鸣花间。欣欣物意荣,宁知光景迁。倚剑白云中,赋诗苍厓巅。飘然拂衣起,采菊歌南山。
  • 5.《摸鱼儿·东湖感旧清朝·杜文澜问湖边,旧时莺燕,而今亭榭谁主。百花洲畔波鳞碧,低捲断烟零雨。凄绝处。是几个渔罾,冷挂眠鸥渚。垂杨自舞。想玉笛声残,画船人杳,幽恨向风诉。桥东路。还记题香俊侣。...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亦自号水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