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荔枝楼小憩

朝代:宋朝|作者:汪元量|
竟日扬鞭不暂闲,畏途叠叠是青山。
西风吹落忠州去,锦绣窠中屋万间。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瓶中牡丹元朝·李昱古铜瓶中红牡丹,宛如仙女醉乘鸾。娇姿不贮黄金屋,却向茅檐造次看。
  • 2.《杂言·其一元朝·张达大化运亭毒,三光烛乾坤。气机往复来,一理妙屈伸。咨尔万物育,流形见陶甄。纲维孰云是,主宰道固神。
  • 3.《送杨太常归省明朝·何瑭卿寺迁乔久,家山入梦频。暂辞黄阁老,归慰白头亲。道路无多虑,将迎有故人。圣朝须佐理,莫恋锦江春。
  • 4.《贫居自述·其五十五明朝·李孔修世间人物古来钦,不变形容只变心。书卷尚能消白日,经营争慕积黄金。诗吟不用加三削,酒酌何辞数满斟。生计萧条何所有,一枝彩笔一囊琴。
  • 5.《红绣鞋明朝·沈鲸霓旌天驷长驱。长驱。征声锐气盈途。盈途。扬利刃。控威弧。清远塞。扫强胡。合:手到处。血模糊。手到处。血模糊并下净扮胡将领众虏上。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亦自号水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