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

朝代:宋朝|作者:汪元量|
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
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

猜您喜欢

  • 1.《默翁溪山横幅(默翁庞都运才卿自号)宋朝·史学五云雏凤下辽天,来作金鸾翰墨仙。诗酒偿残莺馆债,简书薰破鹿门禅。自怜岁月尘中老,尽揽溪山笔底传。短草疏林秋一幅,典刑人物记当年。
  • 2.《壁上小景元朝·张仲深半林斜日带晴霞,仿佛柴桑处士家。千里田园归未得,只疑此地有黄花。
  • 3.《雨中过同川访王性中斋居寓宿话旧元朝·虞堪天时人事底推迁,一别俄经二十年。华屋几空玄鸟计,沧江重对白鸥眠。前程扰扰三义路,往事滔滔百道川。共语平生夜来雨,故人高榻未虚悬。
  • 4.《迎仙客元朝·郑廷玉不由我心似痴。意如迷。那桩事不分个虚共实。好着我怎参详。难整理。准备下六问三推。快与我唤过来刘天义。
  • 5.《送何公子之西粤阳朔觐省明朝·李孙宸苍梧西望白云寒,此去庭闱彩袖宽。三百滩声喧过掉,万重山色入征鞍。涉江定解湘妃佩,访古应寻葛令丹。记取离鸾弦上曲,趋庭閒听署中弹。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亦自号水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