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南京之翌日,登雨花台,吊太平天王,诗以侑之·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玉垒云难蔽,金陵气未消。

江声喧北固,山影绘南朝。

吊古沙沈戟,狂歌夜按箫。

神灵终不閟,化作往来潮。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猜您喜欢

  • 1.《中吕·山坡羊·讥时元朝·曾瑞繁花春尽,穷途人困,太平分的清闲运。整乾坤,会经纶,奈何不遂风雷信?朝市得安为大隐。咱,装做蠢;民,何受窘!
  • 2.《蜥蜴宋朝·吕陶前年诏书褒蜥蜴,为与生民致膏泽。圣君虔祷享嘉应,其功似共乾坤敌。载之令甲告天下,郡县奉承谁敢易。大臣作诗纪盛事,更唱迭酬盈卷帙。去冬不雪春不雨,云在西郊尚凝密。...
  • 3.《渡越宋朝·释元肇半月金陵路,今朝渡浙河。回头吴岫在,到耳越音多。贺监湖边柳,右军池上鹅。宛然风物在,人事几消磨。
  • 4.《次何都宪村居秋兴八首·其二明朝·江源江湖悬北关,杖屦出东郊。落日照林麓,西风空燕巢。功名轻似叶,行止叹非匏。我被浮荣缚,何年共结茆。
  • 5.《夏日湖上口占二首·其二明朝·何巩道猎猎西风吹海天,一群沙鸟逐渔船。浮生无限江山泪,何处逢人乞酒钱。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