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轩先生挽诗三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忆昔修台乘,相从订史文。

郢书求错落,燕说记传闻。

共削南山竹,毋忘故里枌。

春秋如可作,大义未纷纭。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文韵

2. 曩撰台湾通史,尝就先生考證异同,获益不少

猜您喜欢

  • 1.《十七日观潮宋朝·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 2.《雪望清朝·洪升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 3.《听鸟明朝·佘翔禅房钟乍歇,古术鸟初啼。催醒还家梦,依然在虎溪。
  • 4.《丹阳二首·其一清朝·王士祯夜火丹阳郭,移舟暂解维。川涂纷雨雪,弥望远凄其。戍鼓兰陵镇,荒烟葛令祠。五湖行渐近,杳杳欲何之。
  • 5.《闻官军复泸州清朝·王士祯月黑斫连营,嫖姚转战轻。已探猛虎穴,急扼钓鱼城。三峡烽相照,双江浪渐平。万州群盗在,从此事刀耕。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