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南强、铁生、芳园出狱,走笔讯之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斗室耽高卧,关心画地人。

忽闻归里语,已复自由身。

风雨沈前夕,江山认旧春。

新诗如可玩,检点寄双鳞。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梁台古愁唐朝·李贺梁王台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飞入。台前斗玉作蛟龙,绿粉扫天愁露湿。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芙蓉凝红得秋色,兰脸别春啼脉脉。...
  • 2.《绝句·欲作鱼梁云复湍唐朝·杜甫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 3.《别黄侯归岳州青阳里·其一元朝·陈谟奕奕青阳里,江船秋到家。雁从彭蠡过,月向洞庭赊。砌长公孙竹,园开子母瓜。莫令生白发,应自问丹砂。
  • 4.《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其二明朝·王立道炉省追陪忆往年,留连何必对芳筵。封陈亦自须蒲阪,借寇还宜念颍川。故国春光难忘却,清灯心事共犁然。使君异政屏风在,况有当时能荐贤。
  • 5.《广汉言事得陵州仁寿县将以诗迎之宋朝·彭汝砺昨日除书下禁林,诏言明白洒宸襟。诚留魏阙初非浅,望系朝廷晚更深。议论自关天下计,功名非系古人心。秋风行李归来未,旦暮虚怀迟玉音。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