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社四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孤城如斗大,辛苦驻防军。

互市来降虏,和戎息战氛。

溪声长吼月,山势半侵云。

旅况难消遣,悲笳入夜闻。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猜您喜欢

  • 1.《闺情唐朝·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 2.《书画舫元朝·姚文奂小筑中流便翼然,窗开面面见清泉。微风澹沲生文采,如坐米家书画船。
  • 3.《游琅邪寺宋朝·周圻杉松夹道绿森森,古寺尤欣结客寻。殿阁长时异香满,亭台佳处白云深。清泉迸石落寒谷,幽鸟避人穿茂林。缓步闲看旧题咏,盆池莲叶几浮沈。
  • 4.《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其六明朝·朱浙到处山坳与水滨,家家门户蔽荆榛。丁男尽出无鸡犬,风物萧条愁杀人。
  • 5.《秋日园居漫兴·其七明朝·李孙宸性耽畜画更藏书,购尽奚囊几架馀。何似秋风到庭树,萧然四壁领清虚。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