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逢陈楚楠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十年我作逋逃客,万里君为党锢人。

我自骑鲸归故国,君今走马踏香尘。

楼台历历天如画,歌舞纷纷地是春。

且向花间拚一醉,东南海上月华新。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水调歌头·其三·为郑子礼提刑寿宋朝·侯寘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绣衣玉节,清晓欢颂拥旌旄。本是紫庭梁栋,暂借云台耳目,驿传小游遨。五管与三楚,醲爱胜春醪。扫欃枪,苏耄倪,载弓櫜。远民流恋,须信寰海待甄...
  • 2.《诗呈同院诸公·其二宋朝·曹辅妙论凌朝彻,高文敌夜光。煇煌照群玉,缥缈绝飞梁。得句题青竹,围棋换紫囊。相从愧衰朽,湖海兴偏长。
  • 3.《晚步宋朝·释道潜丛薄萧萧朔吹翻,暝鸦辽乱欲投村。江南雪后山无数,林表才分翠一痕。
  • 4.《明岩宋朝·释元肇不与众峰同,才容寸步通。跨门岩响屧,县度水行空。僧住知无厌,人来看莫穷。相传幽洞透,寒拾往还中。
  • 5.《广陵汪景谟招同程六无李烟客诸子赏刘园牡丹明朝·李孙宸姚魏虚劳绝代誇,寻常栏槛见繁华。汉宫醉后凝香露,洛浦归来绚彩霞。芳散满园仍自贵,春残别院若为赊。何须琼观怀琼树,自是人间第一花。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