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别山谒禹王宫,是辛亥激战之处,弹痕犹在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惨澹龙蛇战血红,红流终护禹王宫。

荆襄作镇人才歇,吴楚争衡霸业空。

万里风云登大别,百年日月送英雄。

苦心缔造怜吾党,一例艰难竟始终。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猜您喜欢

  • 1.《奉天北伐讨元檄文明朝·宋濂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
  • 2.《登香炉峰顶唐朝·白居易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攀萝踏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不穷视听界,焉识...
  • 3.《已亥杂诗·139清朝·龚自珍玉立长身宋广文,常州重到忽思君。遥怜屈贾英灵地,朴学奇才张一军。
  • 4.《春倚明朝·何士埙春倚枝头怅旧新,那堪水石更粼粼。书空已悟从前事,问影偏怜此日身。饮涧可知麋性乐,餐霞转觉道情亲。泉声悬树涓涓响,崖畔谁来方隐沦。
  • 5.《寿石制军(代)·其二明朝·岑徵秋高边海迥无尘,声教覃敷有世臣。南国巡行同召伯,东郊为政借君陈。歌钟待锡承丹券,宵旰无劳慰紫宸。长白中嵩佳气并,累朝藩翰又生申。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