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苑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大红门外草菲菲,万骑传呼看打围。

他日射声环御仗,祗今羽血上弓衣。

莺啼废苑春无主,马落平芜雪正肥。

莫说清时忘讲武,五陵佳气尚尘飞。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猜您喜欢

  • 1.《杂感·一人传虚万人实近现代·马一浮 一人传虚万人实,今时非有昨非无。见若是今闻是古,今闻昨见已模糊。
  • 2.《古砚(十二文韵)清朝·尤和鸣何代传来万石君,星霜久远已难分。模糊篆迹先人制,彷佛铜台旧瓦纹。外剥中坳经几主,书残笔秃失同群。漫云老惫终无用,此物天留佐博文。
  • 3.《寄李汝培太仆·其一明朝·余继登怅别春明路,忽惊岁月除。龙门何日御,雁字近来疏。慷慨汲公疏,寂寥杨子居。巫咸凭借问,天意竟何如。
  • 4.《月上明朝·李之世前山白一点,林木未分晓。凉露濯素辉,薄云承初照。虚壁乍流光,隔帘看尚窅。
  • 5.《夜坐仰天池清朝·王又旦穷日凌峎崿,我行亦云疲。散发卧绝顶,疏星下清池。峻绝五千仞,晻翳何可窥。白云上下飞,深松罗四垂。欣无职事绁,得与山灵期。延伫不知反,风林露华滋。高视但青苍,一气...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