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秋墩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憔悴城南白日昏,踏青又上锦秋墩。

三年碧化苌弘血,一夜红啼杜宇魂。

从古文人多狡狯,祗今士女恸温存。

蘼芜欲采还谁赠,手撷寒香拭泪痕。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猜您喜欢

  • 1.《李节妇田氏·其五元朝·吴当廉耻风移士节隳,壸仪犹足正民彝。世情无限伤心地,惆怅琵琶掩面时。
  • 2.《江城子·萍乡王圣俞席上作宋朝·侯寘萍蓬踪迹几时休。尽飘浮。为君留。共话当年,年少气横秋。莫叹两翁俱白发,今古事,尽悠悠。西风吹梦入江楼。故山幽。谩回头。又是手遮,西日望皇州。欲向西湖重载酒,君不...
  • 3.《和蜀公家居宋朝·彭汝砺平湖三月水犹寒,霜鉴冰壶照玉颜。柳暗何如江上路,云深不碍海中山。春风凫雁窥青琐,晚日波涛在白间。景物会招山简醉,时时倒着接䍦还。
  • 4.《黄莺儿明朝·叶宪祖从小擅雕虫。这诗词要更工。助情还仗多情种。花笺一封。春心几重。会亲符箓凭他用。似题红。怜才有意。必定许乘龙。
  • 5.《采莼·其一明朝·沈守正西湖四月烟水平,采莼艇子狎波轻。紫丝牵得山衔日,竞学渔歌欸乃声。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