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十月十日四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天安门上阅兵来,万马无声紫禁开。

九派龙蛇将起陆,一时鹰犬亦登台。

秋风故国惊华发,落日昆池话劫灰。

莫说当涂能代汉,本初健者是粗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灵岩十二景·其十·白鹤泉宋朝·释仁钦云鹤双飞去几年,遗踪依旧涌灵泉。澄澄皎洁无增减,石铫煎茶味更全。
  • 2.《任价玉馆东园十题·涵月亭宋朝·释德洪亭外物清旷,人间多热恼。夜晴登此亭,水月相媚皓。多君心镜空,光明写怀抱。凭谁持此意,举似寒山老。
  • 3.《赠邵太守文敬明朝·江源天王重民生,专城肯轻授。一郡苟非人,民日就疲疚。是以宵旰忧,孜孜简贤守。邵君沐殊渥,良吏称领袖。君学古董贾,胸罗廿八宿。君政古龚黄,身先化民陋。千里息夜析,甘棠...
  • 4.《川上杂咏·其三明朝·李伟云渚澄素景,奁澹披秋夕。沙渫沸荪畹,潦尽见村宅。一鹤自伶仃,千峰散虚白。挥手弄潺湲,借兹洗形役。
  • 5.《寄题鲍声来草庭清朝·王士祯爱君三径好,芳草满南荣。微雨过时绿,春风吹处生。纷纭书带色,琐细楚骚名。不是江潭客,休悲鶗鴂鸣。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