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十月十日四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回首金陵一战平,孙黄功罪漫讥评。

国魂飘荡天难问,民气摧残世莫争。

不分英雄多失势,遂令竖子竟成名。

西林亦有南洲望,独向蛮荒老泪横。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过东林寺明朝·王猷曲磴千盘道,圆光百丈身。碑存前代迹,僧阅几番人。聚石谈经后,流泉入耳新。到寻三笑路,衣拂虎溪尘。
  • 2.《送瑫上人奔母丧宋朝·释德洪黄梅为法去,睦州缘母归。两事世难兼,二老其敢违。君看去留意,日月争光辉。子方童牙中,已喜家翠微。既长游四方,万里孤云飞。方将追新丰,冰雪横锋机。讣音辄僵卧,声吞...
  • 3.《人日明朝·何瑭岁事卜阴晴,朝来雾气清。天开熙皞象,风度笑歌声。丰稔传乡国,繁华记帝城。客居无好况,愁减为苍生。
  • 4.《宿鸟和陈元孝明朝·何巩道山馆有羁禽,幽丛歇夜深。本无能静体,久养欲飞心。幸免虞罗患,犹防瘴雨侵。年来三绕树,未敢共投林。
  • 5.《田夫谣送马瑞河父母之沾益明朝·余继登田夫无外事,惟有佃其田。腰镰与荷锄,两两相比肩。偶尔理田器,相携向市廛。忽闻城市言,官长近已迁。行当舍我去,不复久留连。仓忙到县门,车马已骈阗。惊愕语同辈,兹事...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