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十月十日四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九有传家继夏商,漫言逊位绍虞唐。

祭天已定新仪注,画地空移旧土疆。

三海风云天帝怒,五湖烟雨酒徒狂。

东华夹道多杨柳,应有词臣赋未央。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猜您喜欢

  • 1.《越饥谣六首·其四元朝·洪焱祖骨肉相吞已可吁,城中高下井皆枯。此时斗水钱三百,山客苞封致一壶。
  • 2.《赠颜象环宋朝·陈传初与田蔬一样平,一千年后插天青。行人息荫凉风下,应说栽松道士名。
  • 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七宋朝·释广闻九旬过半,见成公案。明眼衲僧,打叠不办。万寿枣子浑仑吞,打鼓普请诸人看。看看,睦州担板。
  • 4.《过青霞谷明朝·李云龙背囊负丹经,花溪策绿玉。既经琪林下,遂造仙山麓。流水绕洞门,深松隐茅屋。秋云寒不归,暮鸟飞相逐。坐玩赤叶枫,行采黄花菊。紫芝既可茹,秘检时自读。渺矣丘中想,永怀...
  • 5.《上龙门滩同卢原父明朝·李云龙西江流浩浩,日落水逾碧。清溪与翠岫,上下同一色。芦林闻雁声,石濑抛鱼尺。过橹荡流文,龙鳞细如织。行行到龙门,水落石罅窄。疾风驱奔雷,飞湍□裂帛。万弩射不回,缆绝...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