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别耐侬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春秋据乱吾修史,风雅无邪女论诗。

三载中原同按剑,廿年绝岛共观棋。

屠龙萍漫才如此,歌凤楚狂叹已而。

此去五湖烟水阔,应依南斗寄相思。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燕诗示刘叟唐朝·白居易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
  • 2.《新秋宋朝·孙仅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 3.《同黄玉轮宫詹过濠梁各步前韵明朝·王猷帝宅瞻佳气,津头步晚亭。菊篱霜始白,柳岸浪犹青。剑合疑干象,槎浮似泛星。冷听歌濯者,适意趣偏灵。
  • 4.《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五十宋朝·释广闻善行无辙迹,善系无绳缚。二大老突出本分钳锤,不劳馀刃。丛林后世,追风捕影。要见古人,远之远矣。
  • 5.《和伯川韵别罗子实元朝·刘跃鸥沙赢得醉时眠,尔汝论交赖子贤。老我甘为田舍客,故人原是玉堂仙。南来云挟孤村雨,北上风高万里船。极目沧洲最深处,断肠分手隔晴烟。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