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香禅女士津门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短衣跃马出关时,一笑归来鬓未丝。

两戒山河曾展览,百年日月任奔驰。

书生合具屠龙技,烈士空吟伏骥诗。

准拟闭门求寂静,禅心玄味远相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挽张百熙联清朝·文斌哲人其萎乎,回忆去年今日,王母赐桃,何期傅说骑箕,屈指刚达七七;夫子何为者,犹记沂水春风,胄子释菜,谁料之推禁火,伤心又届三三。
  • 2.《和提点少卿诗韵宋朝·彭汝砺文场俱是出群雄,曾颂鸿毛遇顺风。稍记螭头初赐第,渐惊鹤发欲成翁。老年翰墨才仍敌,故国溪山路更同。存殁感怀浑梦寐,会须推付酒樽中。
  • 3.《秋日寄孟贤明朝·石宝秋声惊短鬓,忽忽过中元。荷冷红初褪,林幽绿尚繁。归心梁上燕,客梦槛中猿。不得张公子,同来倒玉尊。
  • 4.《题画明朝·朱同紫陌红尘没马头,人来人去几时休。谁家有酒身无事,长对青山不下楼。
  • 5.《秋柳四首·其一清朝·王士祯秋来何处最消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祗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