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偕少云游海会寺四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击剑吹箫意爽然,且抛尘事学逃禅。

林花淡淡经秋媚,水竹萧萧映日妍。

省识是空还是色,自然如帝又如天。

归车谩趁疏钟晚,遥指寒鸦几点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怀鹤鸣宋朝·吕陶棣华曾到翠微中,一别仙宫入泮宫。真景望如云在上,年光去似水流东。青霄得志虽荣己,白发多情亦念公。若许他时遂休逸,山翁携手有诗翁。
  • 2.《怀兄子益元朝·张仲深莽莽草根白,昏昏林表烟。半村犹作客,横浦有归船。晚岁霜如雪,离家日似年。何如聚兄弟,团坐夜深眠。
  • 3.《观书有感宋朝·罗从彦静处观心尘不染,闲中稽古意尤深。周诚程敬应粗会,奥理休从此外寻。
  • 4.《余游钟山宿石佛峰下因上人自归宗来赠之六首·其一宋朝·释德洪曾共故山寒食,忽惊庐岳重阳。想见洞庭橘柚,累垂又出青黄。
  • 5.《飞来寺·其一明朝·何即登只身天地一虚舟,谁向风尘叹敝裘。新月半悬孤磬夜,晚风遥傍峡山秋。无期白社频呼酒,得醉青山且破愁。二十年前曾聚散,可堪吾道尚沧洲。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