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限韵,同瀛社诸子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东风剪剪漾微波,肠断江南旧恨多。

草长红桥寻故垒,花飞香径定新窠。

六朝才子乌衣巷,一代佳人白纻歌。

羡煞卢家饶艳福,玳梁双宿影婆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猜您喜欢

  • 1.《霜天晓角·梅宋朝·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 2.《江郎山和韵宋朝·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 3.《行香子·上巳明朝·朱中楣小小园亭。百卉芳馨。水边花下任怡情。凭谁妙手,绘幅丹青。仿王摩诘,吴道子,倪云林。风动波平。景物撩人。绿秾翻燕剪红轻。欣逢上巳,共赏良辰。拟兰亭禊,飞英会,鹭鸥...
  • 4.《樾泉园亭会饮明朝·吴允禄习池堪共醉,更值早凉秋。地迥红尘隔,杯深绿蚁浮。柳垂杨子宅,花拥鉴湖舟。此会知难数,酣歌尽日留。
  • 5.《南诏碑清朝·牛焘万人冢上鬼啾啾,苍洱城边旧迹留。南诏山河馀片石,西泸词翰表千秋。肝肠断碎情谁谅,风雨销磨恨未休。谁客经过同立马,摩挲不尽终古愁。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