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限韵,同瀛社诸子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东风剪剪漾微波,肠断江南旧恨多。

草长红桥寻故垒,花飞香径定新窠。

六朝才子乌衣巷,一代佳人白纻歌。

羡煞卢家饶艳福,玳梁双宿影婆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猜您喜欢

  • 1.《同汪得之欧阳从道黎一卿黄伯才伦彦周避暑矩洲书院分韵得避字明朝·王渐逵西郭缅宏敞,南州转纡憩。绿华派殷荫,丹菂蔓茜离。平畴散穜稑,古壁依薜荔。轮鞅渐以违,丛嚣得深避。高朋集燕坐,肴尊荐嘉惠。妙响谐逸兴,微言祈玄秘。瞑生烟栋寒,翠浥...
  • 2.《山居·其一宋朝·释法成四顾巍峨锁碧阴,松风和雨响于琴。居山不用逃声色,百鸟归来何处寻。
  • 3.《次韵游高台宋朝·释德洪苍杉三十里,不复逢川原。忽然在林杪,万峰延目观。长崖有积雪,松声杂风泉。是时春正深,风威犹折绵。君堇金闺彦,而有清净缘。和云扫车辙,引手酌灵源。山空破岑寂,笑语...
  • 4.《书阿慈意消室宋朝·释德洪风过渊明卧处,林间子厚来时。睡起一杯春露,壁间数句坡诗。
  • 5.《金钱花明朝·沈受先众行同唱:画桥流水东西。东西。斜穿竹径松溪。松溪。红雨坠。杏花飞。双屐齿。印香泥。诗酒伴。正相随。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