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志圆法师归南海,即用前韵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化雨长沾紫竹林,谈禅不觉夜钟沈。

一帆明月催归意,百首梅花写素心。

尘劫未销惟有法,海天无际且孤吟。

他年鼓棹滃洲过,共倚潮头听梵音。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2. 法师临别,留示画梅百咏

猜您喜欢

  • 1.《淮西池濠石铭唐朝·不详井底一竿竹,竹色深绿绿。鸡未肥,酒未熟,障车儿郎且须缩。
  • 2.《答天民韵三首·其一元朝·张仲深三春风雨似梅天,欲过苏端履错然。阿阁不闻仪彩凤,郊关是处有饥鸢。秫荒乏酿茶为酒,鱼熟难赊米当钱。见说卦爻增著述,研池滴露费摩编。
  • 3.《送叶宪·其二宋朝·彭汝砺老大愁相别,纷纷鬓欲斑。雨封明月峡,水碍白盐山。迢递看持节,逡巡听赐环。西江如箭急,数寄尺书还。
  • 4.《提举范公开轩面钟山名曰寸碧索诗宋朝·释德洪湖山烟翠层,千叶青莲拆。公家莲菂间,如眼不自觌。一登功名途,富贵两追迫。开轩延爽气,拄笏望秀色。钟山盘万丈,云破见尾脊。殷勤度邑屋,分此一寸碧。升空带青小,撑汉...
  • 5.《登白帝城清朝·王士祯赤甲白盐相向生,丹青绝壁斗峥嵘。千江一线虎须口,万里孤帆鱼复城。跃马雄图馀垒迹,卧龙遗庙枕潮声。飞楼直上闻哀角,落日涛头气不平。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