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社同人以银瓶赠傅鹤亭社长,各媵以诗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珠槃玉敦久无声,釜瓦纷纷一例鸣。

廿载文章歌凤德,千秋道义缔鸥盟。

论心每念维罍耻,避世宁甘抱瓮情。

他日跻堂来介寿,瓶花影里祝长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哭柳仲和宋朝·周孚干时双落莫,触事两趑趄。意广子知我,命穷天丧予。哀音来涧壑,老泪湿衿裾。从此南冈下,经年独荷锄。
  • 2.《示朱氏表侄兄弟元朝·陶景威少壮驰驱意气豪,曾从甥馆接时髦。故家文献逢联璧,弈世衣冠叹二毛。正尔管宁甘白帽,不应范叔恋绨袍。山中回首皆陈迹,痛饮惟须读楚骚。
  • 3.《风竹清朝·方鹤斋十七年来伴此君,清风习习常相闻。看雨开门得明月,听泉欹枕梦凉云。厨烟偶借两三点,池水无多一二分。新笋过年已出屋,老梅含笑与同群。
  • 4.《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录十二首)·其一明朝·朱谋晋北郭携家野岸东,山猿出槛鹤辞笼。朱门华屋身先避,白石清泉计未穷。子已哀殇空字犬,妻能偕隐亦如鸿。亲知莫讶林扉远,只隔轻帆十里风。
  • 5.《寄怀明朝·沈鍊蛾眉将骏骨,总是千金姿。难教双丽绝,并取一朝随。踌蹰心所重,慷慨泪横垂。欢爱倘再得,功名去莫追。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