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林少眉之鹭门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夔蚿身世本相怜,况复斯文一脉连。

历劫未焚修史笔,埋名早蓄买书钱。

绿波南浦骊歌远,碧月东瀛蝶梦牵。

珍重片帆闽海去,钟声灯影又何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项脊轩志明朝·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 2.《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其十六·野人庐宋朝·吕陶耕锄事勤苦,赋敛少驱逼。终日掩柴荆,何尝知帝力。
  • 3.《巾山广轩宋朝·陆长倩凌虚云磴陟崔嵬,轩槛仍从绝顶开。邑屋万家迷向背,江流三面自萦回。金山每恨波涛阻,星石曾登培塿来。为是会稽东部郡,不教更号小蓬莱。
  • 4.《和刘谊老君岩韵·其一宋朝·齐谌巨石何年此结成,老君肖像亦强名。以身为患言犹在,谩使时人分重轻。
  • 5.《中秋之夕陈方伯廉夫招饮明朝·祁顺画堂红烛照深更,对景相看感至情。秋色正当今夕半,月轮应似故乡明。一樽酩酊忘宾主,四海交游即弟兄。却恐宦途容易别,思君何处可寻盟。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