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市一首寄少眉摄津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傍市衡门镇日关,小庭雨过藓痕斑。

山当大遁宜招隐,人入中年渐爱閒。

放眼风云趋剑底,盘胸海岳落杯间。

诗成远寄沧洲侣,留与他时手自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猜您喜欢

  • 1.《元宵灯谜·天运无功理不穷清朝·曹雪芹天运无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因为阴阳数不通。      ——打一物
  • 2.《兴圣宫退朝口号元朝·吴元德蹀躞青骢白玉珂,百官朝会日相过。天临奎壁星辰近,云覆蓬莱雨露多。寿岳倚空开宝殿,御沟流水绕金河。微臣稽首无封事,愿进清平第一歌。
  • 3.《别觉山洪道长二首·其一明朝·王渐逵觉山生何幸,乃在程朱乡。慧悟既成性,进脩倍精强。源流溯有自,孕毓乃其常。圣贤千载寄,岂在山与江。人心迥代禅,旷世遥相望。樵云喜深慰,得见君子光。心事语契合,神交...
  • 4.《泛文水漾明朝·吕屏芳塘绿涨泼蒲萄,花压重楼柳染袍。水护溪桥三四里,太平村市出英髦。
  • 5.《雨怀知微明朝·李之世蛙吠水声急,陂塘春涨浮。草香微有韵,花淡却如秋。此际难成寐,思君独上楼。还听蕉叶里,疑入玉琴流。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