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苏菱槎重至台北,用瘿民韵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瀛峤重来泛客船,楼头买醉笑华颠。

四年小别成春梦,两地相思对暮烟。

季子貂裘游未倦,中郎雁帛恨犹牵。

他时快读沧浪记,风月江山不计钱。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秋浦歌·千千石楠树唐朝·李白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 2.《簪菊清朝·曹雪芹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3.《题水村图元朝·林宏青山横陈水萦浦,饥鸿高超渔设罟。中有幽人坐环堵,晚风吹断芦花舞。
  • 4.《客枕元朝·陈镒满城风露气漫漫,钟鼓声中漏欲乾。梦觉忽惊身是客,半檐残月五更寒。
  • 5.《莲花明朝·李孙宸采莲朝暮荡长湖,莲叶如轮子似珠。寄问麻姑花解变,可能开作并头无。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