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菱槎归里,即用前韵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江干挥手送归船,破腊春风未放颠。

客梦重圆鲲海月,乡愁又绕鲤城烟。

文章得失双瞳剪,时局安危一发牵。

料有雪堂啿啸傲,买山早蓄卖诗钱。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子产坏晋馆垣春秋战国·左丘明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
  • 2.《十二月·其三·辽阳寒雁十二首唐朝·敦煌曲子三月季春春极暄。忽念辽阳愁转添。贱妾思君肠欲断,君何无行不归还。
  • 3.《黄叶七律四首·其一宋朝·沈隐思风飙催送景苍凉,旧绿残红忽改妆。霁野空怀三径菊,云峦新染六铢裳。声干树杪疑吹雨,光暗枝头已着霜。极目郊原天地肃,吟情无限倚斜阳。
  • 4.《五更(简子思舅、损之诸君)宋朝·毕仲游五更不成梦,起坐倚东壁。晓月下中天,照我西屋白。路行相冲冲,林宿闻哑哑。便欲就巾冠,巾冠正狼籍。
  • 5.《程乡舟中明朝·佘翔乘舟来百粤,五月尚披裘。瘴气晴飞雨,溪风飒似秋。文章非屈宋,踪迹老穷愁。此际思乡泪,潺湲水共流。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