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叶友石先生台北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归乡忽忽经三月,北望长怀叶水心。

月落遁山犹痛饮,潮回淡浦助高吟。

胸罗丘壑医能隐,身历风霜病不侵。

肘后良方如可假,愿分半撮起聋瘖。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猜您喜欢

  • 1.《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唐朝·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 2.《七月闻河南平章凶问元朝·王逢 六月妖星芒角白,几夜徘徊天市侧。寻闻盗杀李上公,穷旅孤臣泪沾臆。当时宽猛制萑泽,安得受降翻受敌。上公忠名垂竹帛,书生奚为...
  • 3.《拟古宋朝·赵悫春风动地来,依依烧痕青。王孙行不归,离恨何时平。翩翩谁家儿,晓猎开红旌。彫弓插白羽,怒马悬朱缨。围合意气雄,厮养厌庖烹。人生一春草,时至何足荣。君看五陵树,日暮...
  • 4.《兰阳即事·其六清朝·仝卜年丛丛秋菊灿篱东,赏到黄昏兴未穷。夜静不知风露冷,满身花影月明中。。
  • 5.《竹枝三首送陆冰修·其三清朝·王士祯才过苏州是秀州,垂虹亭下水争流。吴山的的如迎客,吴女掺掺解荡舟。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