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鼓浪屿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倚剑来寻小洞天,延平旧迹委荒烟。

一拳顽石从空坠,五色蛮旗绝海悬。

带水尚存唐版籍,伏波已失汉楼船。

日光岩畔钟声急,时有鲸鱼跋浪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次韵升师见招·其二宋朝·释道潜儿童笺管已能操,书乏吟窗几兔毫。文囿垣墙增渐广,词林枝叶势方高。嗟余旧喜论周诰,晚岁无心讽楚骚。羡子得时勤述作,宛如秋浦涌云涛。
  • 2.《端午日凤楼侍宴明朝·申佳允袅袅薰风霭建章,衮龙高倚凤楼墙。旌旂披拂霏霞烂,鸳鹭联翩剑佩光。角黍宴排天正午,琼浆杯满席生香。一声天语千官坐,响彻云霄瑞鸟翔。
  • 3.《山中访人明朝·吴应雷山秋来碧色,步远更前溪。随意云孤出,无人鸟乱啼。石桥临壑起,茅屋入村低。拟访幽居处,松行竹个迷。
  • 4.《和千家诗六十首·其五十四·直中书省明朝·李江风沉禁院门深锁,香尽金炉觉夜长。声中自有黄金屋,翰苑知是读书郎。
  • 5.《贫居自述·其七十一明朝·李孔修朔风凛凛捲茅茨,冷灶寒烟不自持。明月有情窥我榻,绿蓑常伴野人披。鼠无馀粒多啾唧,家欠陈仓没设施。喜得诗名千古重,一腔真乐少人知。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