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景商归鹭门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绿酒红灯水上楼,琵琶声里一天秋。

忍闻折柳桓伊笛,暂棹迎桃子敬舟。

南国美人金粉艳,西风词客茝兰愁。

那堪夜月明如镜,照彻离襟古渡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猜您喜欢

  • 1.《绿云洞元朝·唐登海村古洞云连雾,洞门春晓松花雨。寒绿风生玉兔房,团光露湿金鸡树。隔林鸟声无处寻,空堂荅响如敲金。绿云仙人解招隐,我欲避世投冠簪。
  • 2.《冬行感怀明朝·李寄忧人行语影,道路不知长。冽栗寒气夜,峥嵘天色霜。似僧无法眷,为客在家乡。难慰一生志,易伤九回场。山村门各闭,土囤牛亦藏。自笑无归者,皇皇畛陌旁。
  • 3.《雨后看月明朝·李之世雨霁凉秋气自佳,悠悠新月逗人怀。凄凉客梦人千里,澹宕孤光水一涯。素影渐移刚到榻,明河欲落尚横街。聊将欢笑舒童仆,共把乡愁取次排。
  • 4.《茂陵清朝·王士祯武帝乘龙久上升,集灵台古几人登。晴川淼淼通槐里,秋草萋萋入茂陵。天马歌成愁出塞,泉鸠事去涕沾膺。谁知一代孙弘阁,唯有东方谏猎能。
  • 5.《麻姑洞二首·其二清朝·王士祯洞口无人藓自青,蓬莱清浅几曾停。他时小别三千岁,又似当年过蔡经。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