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林景商四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回首前尘事已非,听歌载酒每依依。

樱雪千里伤分袂,萍水三年感解衣。

自笑窥斑知豹变,岂因铩羽弱鹏飞。

吟槎曾泊田横岛,香火诗缘吊五妃!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2. 君于前年来台,主余三日

猜您喜欢

  • 1.《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朝·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2.《七哀诗三国·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
  • 3.《城上乌明朝·叶太叔城上乌,号相呼。三更四更号不尽,风高况又夜吹芦。再号不忍听,城边白草枯。城上乌,天曙不飞魂欲无。
  • 4.《句·其三宋朝·刘挚轩宇凭虚出半天,忽惊身寄碧云端。
  • 5.《净社分赋得千佛塔限三肴明朝·李云龙四天扶愿力,百鬼役芳郊。宝剑遥相倚,风铃夜自敲。霞端千佛现,冢畔一僧巢。舒指从西竺,藏锋似大茅。石棱栖布谷,幡影舞潜蛟。碑阴欲有纪,才尽为三肴。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