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史有感二十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中夜呼天唤睡狮,烛龙未醒瘦蛟啼。

红羊浩劫匆匆去,苍狗浮云莽莽迷。

大士有心超苦海,众生何罪堕泥犁。

祗今过渡风潮急,兴汉亡胡一问题。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猜您喜欢

  • 1.《期诸娣姒茶话清朝·方婉仪旧家门巷草新生,岁岁春风不世情。已办月团三百片,好为同听煮茶声。
  • 2.《晚晴·其一宋朝·许景衡南州苦卑湿,梅熟复何如。老夫厌巾屦,稚子在泥涂。新月出天末,微凉生雨馀。陶公入州府,此兴与谁俱。
  • 3.《寄从弟鳣堂·其二宋朝·杨邦乂一片长江滚滚流,此生何日遂归休。秋风准拟搔人耳,可待霜寒始索裘。
  • 4.《赠吕本中弟宋朝·刘斯川大阮平生余所爱,小阮相逢亦倾盖。济阴未识情更亲,信手新诗落珠贝。杨氏作公谁料理,臧孙有后诚可喜。长亭水落风雨多,无酒饮君如别何。
  • 5.《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二十明朝·李贤六经不可尚,谁复得其真。后圣如有作,再使风俗淳。忆昔周邦旧,文王受命新。何意继周者,而乃在强秦。遂使寰宇内,纷然浑泥尘。卯金成事业,为之亦辛勤。仁泽被四海,皇天...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