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史有感二十首·其九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金陵形势亦岐丰,明社初墟继有洪。

半壁山河争逐鹿,八旂子弟化沙虫。

可怜铸错终成铁,未遂铭功竟折铜。

太息天亡非战罪,项王虽败总英雄。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猜您喜欢

  • 1.《沉醉东风·信笔元朝·任昱有待江山信美,无情岁月相催。东里来,西邻醉,听渔樵讲些兴废。依旧中原一布衣,更休想麒麟画里。
  • 2.《泰山吟晋朝·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 3.《捣油翁宋朝·陈谔忽遇深山避世翁,居然沮溺古人风。老来一出为身计,不满先生一笑中。
  • 4.《晚霁与客登浩然楼眺钱塘江明朝·戎玠晴色开村树,危楼俯大江。潮声翻绝岸,帆影落虚窗。水与遥天合,人同夕鸟双。茫茫百端集,形影若为降。
  • 5.《毗陵游天宁寺舟中偶成清朝·包兰瑛溪添新涨碧流清,春泛兰桡趁晚晴。日薄片帆移淡影,雨馀修竹滴残声。林边寺近红墙露,天际云连白塔横。梵阁疏钟传逸韵,柳莺犹对夕阳鸣。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