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史有感二十首·其十四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几回搔首望燕云,国事纷纭岂忍论。

变法果能如赵武,维新直是假周文。

独夫性命囚南海,六士头颅哭北门。

不信圣人今未死,尚从丹穴苦求君。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猜您喜欢

  • 1.《题秋山小景元朝·李明中家在夕阳三峡口,人行秋雨两岩间。不知何处堪图画,移得柴门到楚山。
  • 2.《沧海篇赠陆原仲明朝·王立道吁嗟乎,青齐之土,画海为疆。海之大兮吾不知其几千万里,东西南北之相望。但见洪流巨浸浡潏荡汩,播元气而回阴阳。白日含光动碣石,玄云散影翳扶桑。六鳌燬骨,三山渺茫。...
  • 3.《寄林好谦明朝·李本青青满座竞唔咿,坐稳乌皮候日西。墙里竹生虚室暗,门前水长大桥低。故园风雨今宵梦,别馆烟霞旧日题。相忆尚怜馀病恼,无由蜡屐走深泥。
  • 4.《赋得秋声一雁飞(馆试)明朝·李孙宸绿水晴沙两岸明,碧空如洗暮云轻。长天远写衡阳影,静夜孤传芦渚声。月冷湘灵和鼓瑟,风清缑岭叶吹笙。不堪久客还闻汝,欲赋悲秋拟宋生。
  • 5.《示襄衮二儿明朝·沈鍊吾生当国难,两疏谪边关。思亲太行道,忆主敬亭山。风急吹玄鬓,时危损玉颜。尔曹俱努力,戈戟正珊珊。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