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史有感二十首·其十八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大呼革命起湘人,又见江西义旅伸。

黄帝有灵民不死,神州克复国方新。

群龙见首飞东土,万马喧声拱北辰。

自古南公曾示语,楚虽三户足亡秦。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雨后看并玉所控诸峰宋朝·冯璧并玉如高人,壁立九千仞。一日不见之,令人生鄙吝。春深木叶敷,秀色益濡润。结茅寄僧蓝,晴碧时得趁。老宿诧孙峰,隅侍到龆龀。连延青一色,枚数须谛认。溟濛空翠间,我亦...
  • 2.《烽烟元朝·吴当烽烟寒转急,丧乱岁难休。野老无家别,遗畦尽力求。关河多骑气,江海自渔舟。世事由天运,何须涕泗流。
  • 3.《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一宋朝·释怀深香积厨中好用心,五湖龙象在丛林。瞻星望月虽辛苦,须信因深果亦深。
  • 4.《访太元天师元朝·蔡九思飞车拥盖下三神,旷视齐州九点尘。黄石谷城千载意,翠壶蓬岛四时春。嵩高海阔丹青远,地辟天开紫气新。见说桃花红万树,扁舟来问武陵津。
  • 5.《题天坛·其二明朝·左桀奇峰孤峻玉台横,四望烟峦薄太清。仙掌秋高云气冷,金茎月出露华明。龙飞不见轩皇驾,鹤唳如闻子晋笙。今日同游凌绝顶,逍遥真拟是蓬瀛。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