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菊谱题周金凤传后韵二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萍梗遭逢亦夙因,看花无那此情真。

文章有泪穷才子,金粉多愁叹美人。

但使过江同白傅,如何尽室作巫臣。

恨天未补娲皇石,不怨蹉跎怨不仁。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秋浦歌·愁作秋浦客唐朝·李白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 2.《秋郊宋朝·吕陶西风萧瑟动年华,村望犹将景物誇。山色半随云势断,浮光多被竹阴遮。社前归兴双飞燕,雨后新声几处蛙。万里桥南亦如此,十分有意作农家。
  • 3.《青歌儿元朝·郑廷玉呀。是必常思常思危困。我则怕有人有人盘问。夫人意教咱算你二人。我教你远害全身。放你私奔。则要你好好安存。我使尽金银。投托你们。说起原因。有活命之恩。那时节你休道...
  • 4.《送葛从化之衡府明朝·李栻送客王门去,离心奈尔何。长沙天地阔,前席鬼神多。草木新兵色,江山旧战窝。畏途固如此,行矣慎风波。
  • 5.《赠华道人明朝·李畅翩翩一羽容,高枕足烟霞。沆瀣山中酒,菖蒲石上花。苔痕侵座遍,峰影隔帘斜。倘遇赤松子,相从驻岁华。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