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一百三十首·其二十二·雅丽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七岁如花女,编成独立军。

提筐慰兵士,大将感名言。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六部

猜您喜欢

  • 1.《岳阳楼唐朝·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 2.《留别南溪二首唐朝·李渤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
  • 3.《次韵寄山伯萧(豫章本作肃)老二弟(山伯惠《瘗鹤铭》善本)宋朝·李彭平原翁仲草蒙茸,种竹当年语竟空。群从嗟予真漫叟,象贤期女继汧公。别来江草唤愁碧,书到山阴称意红。瘗鹤银钩光照坐,行书正欲乞杨风。
  • 4.《泰山发秋潦元朝·揭祐民泰山发秋潦,东鲁数州没。及兹黄河交,南徐更汤割。我乘归船来,引缆行木末。高原尚为沈,低土焉得遏。夜来泊溪岸,寒螀啼冷月。鸿雁无宁宅,蛟蜃有深窟。秋成一月浸,百草...
  • 5.《赠单子贞游云间并柬邾仲义元朝·虞堪月过衡门竹树低,清樽聊得话羁栖。输君惯听云间鹤,笑我空闻夜半鸡。千古好怀浑谩忆,百年高兴属谁题。东南久别邾徵士,岁晚寻船逆上溪。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