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一百三十首·其八十六·王通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讲学尊尼父,西游策太平。

隋亡唐已作,门下集群英。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清朝·查慎行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 2.《寄东观聂道士宋朝·周孚幽忧忽忽未能除,浊酒相逢辄倩沽。老语参同真石友,高怀一见只臞儒。当时共叹辽东鹤,此日还思叶县凫。老柳吹绵春有几,会须重醉紫琼腴。
  • 3.《永州捕蛇歌明朝·王泮捕蛇之说情何楚,柳州先生目所睹。余来问俗异昔闻,憩遍甘棠皆乐土。四郊那复捕蛇人,赋役无繁尽安堵。岂因老蟒化灵狐,儿孙不敢为毒痡。抑亦天南风气开,山川恶产今非古。...
  • 4.《吴园杂咏十九首·其十三·眉寿堂宋朝·彭汝砺枝干上参天,长松不枯槁。朱顶雪衣裳,仙鹤颜色好。主人一千岁,似此松鹤老。
  • 5.《喜王子眉远归明朝·岑徵握手惊看久别身,海门相见落花辰。江山助尔文章好,雨雪欺人鬓发新。河内重来中散没,茂陵归后长卿贫。十年尘事皆成梦,一曲劳歌易怆神。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