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道中,展读史记,拉杂得诗·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中原睥睨无馀子,乱世功名看尔曹。

穷尽黄河九千里,我来广武但狂歌。

注释

猜您喜欢

  • 1.《钱塘过廖次山以诗见赠次韵宋朝·陈渊往来江海两年馀,自怪乡音已变吴。樽酒每思难会面,客乡何意复趋隅。雨寒君未瞻天竺,水涸吾妨适镜湖。幸此徘徊缓分袂,笑谈犹得对冰壶。
  • 2.《洞庭十二偈·其十宋朝·释怀深黄昏戌,有口何妨长挂壁。半帘秋色卷西风,一点青灯照茆室。
  • 3.《恭祀永陵有述·其一明朝·李学一万国功成日,乘舆返帝乡。勋华留凤壤,冠剑寄龙藏。幽宅开天寿,雄关镇白洋。风云呈□气,陵寝瑞灵祥。一自鼎湖去,空馀帝子伤。玆来原上草,雨见露华瀼。
  • 4.《催拍明朝·沈璟我仁兄与张青缔盟。料应在他家隐形。闯入与生抱哭介:两下里再生。生:两下里再生。对揖介末丑:此位是谁。生:就是小管营。末丑揖福介:素仰英风。小生:彼此同情。此间是...
  • 5.《玉楼春·春思明朝·沈榛芳林无数飘红蕊。绿映裙腰芳草地。金炉缭绕自生烟,罗袖轻盈唯掩泪。东风吹面云层起。柳线搓绵空旖旎。三春寂寞重含情,几处雕栏愁独倚。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