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道中,展读史记,拉杂得诗·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竖儒几败而公事,孺子可为帝者师。

闻道白登围未解,陈平六计本无奇。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唐朝·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 2.《过淩水县宋朝·释德洪野径如遗索,萦纡到县门。犁人趁牛日,蜑户聚鱼村。篱落春潮退,桑麻晓瘴昏。题诗惊万里,折意一消魂。
  • 3.《白门柳词明朝·朱茂晭上马与君别,下马与君酒。欲知春浅深,请看白门柳。
  • 4.《登峨眉·其二清朝·毛澄斜径出林薄,弯弓彀飞桥。黑白二蛟舞,对戏千珠跳。风漪细皮皱,触首朱栏摇。迅雷转万壑,乱石鸣《箫韶》。楚狂洗耳听,五夜回松涛。凤兮作歌去,华严山月高。
  • 5.《喜孙徵君复归夏峰·其二清朝·王紫绶白云不在山,松顶一巢间。昨夜海风至,翩翩带鹤还。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