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山杂诗十二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作史评诗且得閒,春光催我上圆山。

几人领略游山意,看到精微窈窕间。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猜您喜欢

  • 1.《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宋朝·史达祖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 2.《答苏武书汉朝·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
  • 3.《水月轩宋朝·杨杰湛碧一泓泉,中涵千古月。不比天上轮,三五有盈缺。
  • 4.《邯郸道中明朝·何谦吕翁祠前秋草衰,邯郸道上车轮回。青山一片市朝改,白日欲下朝歌隈。平原客散赵宫废,魏家歌舞寒烟积。世间万事春梦中,枕边岂羡仙人术。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洞箫寂寞青...
  • 5.《飞来峰(峰下多五距鸟,一作欧必元诗)明朝·李时郁耀真曾此聚群仙,谁似飞来七洞天。但说峰头多异鸟,不知浮海是何年。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