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山杂诗十二首·其六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隔寺传来一杵钟,钟声惊起剑潭龙。

他时为雨为云去,洒遍诸天法界浓。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猜您喜欢

  • 1.《残春·无端来此送残春近现代·陈寅恪 无端来此送残春,一角湖楼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犹忆去年人。过江愍度饥难救,弃世君平俗更亲。解识蛮山留我意,赤榴如火...
  • 2.《留题长平驿宋朝·秦赵均为失霸图,起何残忍括何愚。杀降未见无祸者,累将其能有种乎。日暮悲风噎丹水,夜深寒月照头颅。快心千载杜邮剑,人所诛耶鬼所诛。
  • 3.《忆秦娥·与杨君孜月夜泛舟宋朝·侯寘天一色。玉盘冷浸潇湘碧。潇湘碧。短亭系缆,隔江闻笛。胡床对坐凉生腋。通宵说尽狂踪迹。狂踪迹。少年心事,老来难得。
  • 4.《山舍晚归宋朝·释契嵩薄暮还精庐,徐行无所并。日入月还清,山空水更静。彷佛闻疏钟,翛然在西岭。寄语高世流,来兹谢尘境。
  • 5.《郊行明朝·佘光裕西风羸马出官亭,陌上行人问使星。雁落野塘霜正白,鸦藏烟树柳初青。幽峦路转通花坞,曲涧泉流入竹坰。极目沧江天万里,祥云佳气护王庭。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