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门下有五妃墓道,碑上刻范九池侍御之诗,读之悽惋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千秋义节桂山祠,吊古苍凉范九池。

每过城南频洒泪,斜阳影里读残碑。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九明朝·王渐逵常于感应验中和,动处过时静亦过。若是深居资讲说,岂知禅定有头陀。
  • 2.《十忆偈(并叙)·忆双林宋朝·释清远一入双林后,天宫事可猜。卖鱼人不厌,何处见如来。
  • 3.《游三洲岩元朝·刘中孚蓬莱夜失第三山,飞落城东锦水湾。汹涌滩声朝雨后,参差岩影夕阳间。野花隔岸自开落,仙子与云相往还。坡老已归诗句在,空留名姓到孱颜。
  • 4.《浩歌行明朝·石宝春风秋月何年毕,今人古人三万日。少年不觉成壮夫,一日悲歌长六七。人人都说太平年,年去年来亦忽然。未论功名到钟鼎,须臾白日凋朱颜。君看书剑还如故,烟阁云台不知处。...
  • 5.《鹦鹉美人图明朝·朱纯禽荒古云戒,而况在闺人。深宫复何事,闭门阅芳晨。吾皇周南化,内政日以新。行将执筐筥,撷彼南涧蘋。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