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杂咏四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八面亭窗面面开,芭蕉摇绿上妆台。

夜深雨过微生润,知有兰香入座来。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答谢迈(豫章本作薖)秀才三绝句·其二宋朝·李彭短李门前无宁馨,书淫诗痴类天成。多情喜有谢康乐,步屧同寻鸥鸟盟。
  • 2.《寿沈德夫母明朝·王立道春日休文第,东风萱草花。共姜心独苦,王母发初华。綵服回清昼,丹帔拂晓霞。人间有瑶岛,何处觅仙家。
  • 3.《泰山仙人洞歌元朝·张玉泰山有石洞,云是仙人居。外隘仅容入,中窥信有馀。洞庭联络潜自接,华阳窈窕深相纡。仙人一去秘灵迹,洞门嵯峨障巨石。或传居民昔避乱,移家正脱黄巢日。千年灵异岂终塞,...
  • 4.《次前韵二首·其二明朝·江源入幕轻明扑地繁,失踪狐兔满郊原。人间玉树春妆点,天上银河夜倒翻。潘鬓斜侵吟阿可,渔蓑堪画付张谖。邹枚已去相如老,谁赋梁园为返魂。
  • 5.《过云梯山忆故人郑太泉明朝·何巩道十年相约住丹梯,今日幽寻路已迷。地下文章空寂寂,世间踪迹尚栖栖。厓眠野鹤惊人走,树挂秋猿向晚啼。不用隔邻吹短笛,愁心先满夕阳西。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