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史有感三十七首·其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会稽终报勾吴怨,曹沫能归鲁国田。

一战法人心胆破,千秋又见老维廉。

注释

猜您喜欢

  • 1.《声声慢·细雨明朝·王翃零光吹碎,远态飘明,依微近人沾洒。冷聚空烟,秋影半深平野。池塘薄阴生昼,泣馀姿、垂柳轻惹。还试问,在巴山前夜,水痕多寡。别井梧桐寒尽,残叶润、西风泪花从写。意与...
  • 2.《次韵云庵老人题妙用轩宋朝·释德洪开轩閒隐几,万象竞趋陪。风揭松声去,云推山色来。观身真作梦,视世一浮埃。日暮庭阴转,幽禽接趐回。
  • 3.《送王月溪提点南归元朝·梅奕芳清溪月,清溪月,不受纤尘迥奇绝。天宇泰定长虚明,岂问阴晴与图缺。清光一轮同古今,北照燕冀南吴越。前年驰骑入京城,金台露坐诗思清。今日扁舟还浙右,西湖延赏传金觥。...
  • 4.《赠张郡丞理滕县事明朝·李孙宸佐郡勋名两地传,兼符真羡吏为仙。邑原东鲁弦歌旧,人是阳城无字年。鸿雁渐还中泽集,妖氛长净绿林烟。倦游独自惭消渴,犹费临邛重客筵。
  • 5.《艺圃杂咏十二首(为莱阳姜学在赋)·其五·香草居清朝·王士祯湘君遗远时,汀洲搴杜若。菲菲来袭予,脉脉情相托。常恐鶗鴂鸣,芳香坐摇落。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