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纪游诗·其二十六·易俗社听秦腔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篝灯永夜听秦腔,慷慨悲歌气未降。

驷驖小戎如可作,关中再起夏声庞。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江韵

猜您喜欢

  • 1.《阿房宫赋唐朝·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
  • 2.《偈四首·其一宋朝·释智本满口道不出,句句甚分明。满目觑不见,山山叠乱青。鼓声犹不会,何况是钟鸣。
  • 3.《上小楼元朝·郑廷玉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俺孩儿量力求财。本分随缘。乐道閒居。阎神也有向顺。土地也不胡突。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 4.《冬夜与戴公纶诸子泛月明朝·李孙宸泛泛定何适,怜幽每驻桡。得林仍见月,维岸亦听潮。把酒飘零失,狂歌意气骄。鸣榔且归去,野寺报钟遥。
  • 5.《秋雨遣怀效白香山·其三明朝·李之世妒风佞月几评章,案上狂涂墨数行。漫与侏儒分月俸,时从黎婺觅名香。尊开稔酌堪娱客,带解椰阴可纳凉。共指垂虹占霁色,微微城角吐斜阳。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