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竹枝词·其十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缃裙六尺石榴红,纤袅腰肢对舞工。

偶觉中单花样露,小开卿莫骂春风。

注释

1. 押东韵

猜您喜欢

  • 1.《还旧居晋朝·陶渊明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
  • 2.《行路难·其四·共住修道八首唐朝·敦煌曲子众生大大痴。不肯着。如来衣。常卧无明被。昏昏长夜睡。念念求财色。不觉死时至。空手入三途。何期悔来此。
  • 3.《宫词·其五十四宋朝·周彦质禁籞承平种植繁,枇杷荔子近移根。地祇应借东南候,养就甘香奉至尊。
  • 4.《庵居明朝·何巩道养得禅心境渐新,幽花疏竹四无邻。乍来即羡清閒地,久住都忘富贵人。童子争眠深树影,沙弥嗔扫落花尘。浓须短鬓年年在,却向空门寄此身。
  • 5.《和韵赠黄西汀兄明朝·芮垓过雨轻阴阁小晴,一杯持饯五云程。效谋王国铮铮志,去路青山款款迎。五两风帆千里疾,他乡萍水一身轻。愧予懈怠甘徒老,无复京尘染我缨。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