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竹枝词·其十八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铁板敲残锦幕开,一时歌舞上春台。

偶然洒落痴情泪,为看芝居不忍回。

注释

1.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田家宋朝·陈师道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 2.《秦望阁宋朝·沈辽秦王昔东狩,猖狂慕长生。訾黄杳不下,空山独含情。瞻彼万仞势,强兹千载名。居然作南屏,翠影临重城。伊昔贤太守,乐此烟云轻。凭高结华构,显敞资神明。后来宅此地,决讼...
  • 3.《见圣堂感赋明朝·申佳允少读封人编,惓焉怀远托。今者至于斯,封人不可作。风物尚依稀,衣冠半零落。顾兹太古民,浑浑而噩噩。河北绿林秋,前年恣焚掠。登莱倒干戈,曹濮惊风鹤。余亦抱关者,夜深...
  • 4.《次顾太守思亲望乡诗韵二首·其一·思亲明朝·江源目断先冢愁落晖,泪滴不到泉下扉。梨花麦饭负寒食,春雨秋风荒垄微。亲恩谁不百年痛,君命我敢斯须违。可怜金紫纵被体,争如前日斑斓衣。
  • 5.《渡京口明朝·李寄去年风雨漫天黑,浪里舟危一间中。好是斜阳今日渡,轻帆正遇剪江风。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