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斋偶书呈通无隐

朝代:唐朝|作者:朱长文|
夙志在萧间,获此遁幽迹。
乔林无冬春,苍霭异晨夕。
旁窥疑好峰,俯瞰惊峭壁。
浩然溪山兴,尽在陶潜宅。
杖藜行水边,萍际湛空碧。
良鱼不轻游,弱羽犹自惜。
吟髭不禁霜,晓鉴见早白。
古人已深叹,信是林园客。
遣累假禅锋,陶情任诗格。
寄声招友人,来看亭前柏。

猜您喜欢

  • 1.《谢端砚辛滁州幼安宋朝·周孚君家即墨君,不与世同调。紫云覆寒冰,色与质俱妙。谁知穷荒地,尤物来越徼。探囊忽见畀,此事出吾料。隋珠暗投处,叹息真可吊。物生各有用,瑚琏荐清庙。君才两汉馀,妙句...
  • 2.《踞湖山六题·其三·飞泉坞宋朝·马云高崖落飞泉,深源味冷冽。云津留玉乳,石髓澄金屑。淙淙危磴响,滴滴苍藓缺。溅沫洒明珠,满涧融寒雪。岩夫就漱饮,姬子临浣洁。不独愈痼疾,自可清内热。
  • 3.《纪新河明朝·朱赓济北洪流贡道堙,万夫荷锸独劳神。河遵东去千年绩,渠决中流百里春。白马不须歌汉瑞,元圭兹已献尧珍。舟人莫讶荣光满,台座于今傍紫宸。
  • 4.《梅花百咏·其十五·触处洞融明朝·李江分明触处洞融时,幽涧风轻月到迟。月转梢头银压蕊,风来香动玉摇枝。红炉点雪寒如洗,绝壑清冰影欲移。自觉春光多泄漏,一番生意一番奇。
  • 5.《中秋烟雨楼望月明朝·沈尧中滮湖此夜月常满,游子数年才得还。老去不谙新世路,醉中犹识旧家山。波光潋滟浮青雀,桂影婆娑拥翠鬟。最是横江羽衣客,数声清唳落人间。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人(今属江苏)。未冠,嘉祐四年(1059)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以父忧去职,举进士,以病足不肯试,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士大夫过者,以不到乐圃,遂名动京师。元祐中(1089)起教授于乡,召为太学博士。还秘书省正字,卒。家居20年,筑藏书楼为“乐圃坊”,藏书2万余卷,当时有名人士大夫以不到“乐圃坊”为耻,其藏书多有珍本秘籍,“乐圃坊”藏书闻名于京师。元祐中(1086~1094)起为本州教授,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秘阁校理等职。所辑周穆王以来金石遗文、名人笔记,作《墨池》、《阅古》2篇,为较早搜罗金石学遗文之名篇。著有《吴郡图经续集》、《琴台记》、《乐圃余稿》、《乐圃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