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

朝代:清朝|作者:陈维英|

又是秋宵寂寞时,灯花空结并头枝。

啼蛩绕壁天寒早,落叶敲窗旅梦迟。

楚渚怜渠搴鄂被,河梁无客赠苏诗。

萧萧夜雨迷三径,梓里如今菊满篱。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收于陈维英《偷閒集》。此又载赖子清《台湾诗》。

2. 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卜算子·凉挂晓云轻宋朝·吴文英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 2.《静趣轩元朝·宗衍躁静失本性,滞寂圣所诃。不有止观幻,欲静动愈多。道人非避世,偶此住山阿。幽侣不到门,况闻车马过。閒云谢冗迹,止水无惊波。山光明户庭,定起聊婆娑。扰扰奔竞者,闻风...
  • 3.《谒象山书院明朝·王渐逵层荫控积翠,清芬敞遥阁。昔闻象山翁,端居抱尊爵。慧悟既凝性,顿超早成学。众木扫秋飙,枝叶自刊落。千载沦其真,于焉再充拓。邈矣忆斯人,卓哉古先觉。
  • 4.《闻禽明朝·佘五娘杜鹃何事二更啼,杏子枝头片片低。忽忆故园眠不得,春风吹过玉关西。
  • 5.《小除夕泊市叉明朝·李之世江暝孤舟夜,霜残小尽年。悄寒犹自若,阴霭转凄然。水意连深澹,山容互晦暄。村灯明户户,溪鼓闹船船。序已随波逝,春应待客旋。那堪沙际宿,林露滴涓涓。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乡党质疑》,并未付梓,今已散佚。《偷閒录》稿本亦已佚失,在民间有多家抄本,如:新庄陈舜渔抄本(1930)、五股陈灿宝抄本(1931)、陈绕绿抄本(1934)、李见金抄本(1934)、吴朝纶抄本(1934)、新竹郑神宝抄本(1935)。民国四十二年(1953)八,台北县文献会曾从某氏手中取得最完善之珍藏抄本,计古今体诗七百二十六首,由廖汉臣重新加以整理并略加注释刊于《台北文物》,以下所收录的陈维英《偷閒录》诗作即以此为底本。至于,《太古巢联集》由田大熊、陈镦厚编辑,何茂发行〖参考陈维英撰,田大熊、陈镦厚校编《太古巢联集》,台北:无聊斋,昭和十二年(1937)。〗。张汉在〈陈迂谷联文序〉谓陈维英乃北台湾著名学者,其文似浅而深,似俗而雅,因有得于古人立言垂世之旨,故质实可味,不徒以隶事赋物裁对见长。台北帝大东洋文学系主任神田博士亦在《联集》的序文中说迂谷诗,托兴遥深,取材宏富,具声律之美,乃东宁诗人中,首屈一指者。又认为其联语对仗工整,愈出愈奇。如银台金阙,珠玉杂陈,使人读之目眩。该书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世人鲜有见及者。兹据原刊本,重新编校。(黄哲永、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