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四夜听水斋同苏盦待月即送北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树静泉枯谷气寒,灭灯不语对凭栏。

断钟坠涧无寻处,佳月笼云恣赏难。

却向山中谋小集,试从别后忆今欢。

戒坛潭柘何能忘,为渡浑河取次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猜您喜欢

  • 1.《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宋朝·张湍海云真赏甲刀州,十里春光拂马头。花酒价高分宴乐,绮罗人好助风流。出郊行旆从编俗,摸石居民事胜游。斜日欢心犹未足,藩侯归辔为迟留。
  • 2.《牡丹宋朝·释元肇娇红腻紫炫晴芳,好本传来自洛阳。谱上有方曾换骨,花中无比合称王。道妆宜贮黄金屋,素艳堪居白玉堂。罗幕重重护风日,几家歌管惜春光。
  • 3.《宫词·其四十明朝·江源宫娃白发两盘桓,共说先朝事几般。记得相公杨绾在,太平民物似真观。
  • 4.《寄傅贞甫明朝·李孙宸春日同为襆被行,旧游相忆每关情。正怜越鸟分南浦,尚遣江鱼到蓟城。冰署不妨官养病,梅花何处驿传声。相期五岳俱强健,婚嫁曾不了尚平。
  • 5.《子夜秋歌·其二明朝·李孙宸几夜怨西风,梧桐落阶戺。落多桐叶稀,分明见梧子。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