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哀诗·其三·联阁学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相招海上一倾谈,外事疑君或未谙。

不道圣恩资馆伴,翻因国论忤枢参。

骈头诸贵宁同趣,琐尾孤雏岂所堪。

似子朴忠真宋学,公孙阿世死多惭。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猜您喜欢

  • 1.《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再举酒唐朝·不详朝野无事,寰瀛大康。圣人有作,盛礼重光。万国执玉,千官奉觞。南山永固,地久天长。
  • 2.《紫云岩宋朝·章夏林表翠光出,浮埃不能涴。俯瞰松下石,冉冉飞云过。何人来栖真,复怀须弥座。
  • 3.《赵左丞画像宋朝·杨杰洪学祠堂写六贤,左丞功业最居先。仪形已在凌烟阁,岂独丹青一郡传。
  • 4.《艮卦赞宋朝·赵祺兼山曰艮,德在知止。君子体之,思不出位。
  • 5.《宋朝·释祖秀枯木岩前夜放华,铁牛依旧卧烟沙。侬家鞭影重拈出,一念回心便到家。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